這三項環衛內容納入“無廢城市”建設三級指標!18部門印發《“十四五”時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方案》
2021年12月15日,生態環境部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財政部、自然資源部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、農業農村部、商務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、中國人民銀行、國家稅務總局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、國家統計局、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、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、國家郵政局、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18部門聯合印發《“十四五”時期“無廢城市”建設工作方案》(環固體〔2021〕114號)。
《方案》提出,其工作目標是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“無廢城市”建設,到 2025年,“無廢城市”固體廢物產生強度較快下降,綜合利用水平顯著提升,無害化處置能力有效保障,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用充分發揮,基本實現固體廢物管理信息“一張網”,“無廢”理念得到廣泛認同,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。
《方案》提到,主要任務之一是加快工業綠色低碳發展,降低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壓力。以“三線一單”為抓手,嚴控高耗能、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,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,推行產品綠色設計,構建綠色供應鏈,實現源頭減量。結合工業領域減污降碳要求,加快探索鋼鐵、有色、化工、建材等重點行業工業固體廢物減量化路徑,全面推行清潔生產。全面推進綠色礦山、“無廢”礦區建設,推廣尾礦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環境友好型井下充填回填,減少尾礦庫貯存量。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在提取有價組分、生產建材、筑路、生態修復、土壤治理等領域的規模化利用。以錳渣、赤泥、廢鹽等難利用冶煉渣、化工渣為重點,加強貯存處置環節環境管理,推動建設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貯存處置設施。支持金屬冶煉、造紙、汽車制造等龍頭企業與再生資源回收加工企業合作,建設一體化廢鋼鐵、廢有色金屬、廢紙等綠色分揀加工配送中心和廢舊動力電池回收中心。加快綠色園區建設,推動園區企業內、企業間和產業間物料閉路循環,實現固體廢物循環利用。推動利用水泥窯、燃煤鍋爐等協同處置固體廢物。開展歷史遺留固體廢物排查、分類整治,加快歷史遺留問題解決。
與環衛行業直接相關的“生活垃圾清運量、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、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”納入《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》(2021年版)三級指標。
三級指標:生活垃圾清運量
指標解釋∶指城市全市域(包括城市和農村)范圍內收集和運送到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生活垃圾數量。該指標用于促進城市生活垃圾源頭減量。
數據來源∶市住建局、市城市管理局、市綠化市容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。
三級指標: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
指標解釋∶指城市城區和縣城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的小區數量占比。該指標用于促進各地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市區全覆蓋。
計算方法∶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(%)=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的城市居民小區數量÷城市居民小區總數。×100%。
數據來源∶市住建局、市發展改革委、市城市管理局、市綠化市容局。
三級指標: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
指標解釋∶指建制鎮、鄉和鎮鄉級特殊區域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集、分類運輸的行政村數量占比。該指標用于促進各地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系統鄉村全覆蓋。
計算方法∶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(%)=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的行政村數量÷市域范圍內行政村總數×100%。
數據來源∶市農業農村局、市發展改革委、市住建局、市城市管理局、市綠化市容局。